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近年来,我国氮肥行业获得长足发展,无论企业规模还是技术水平


  近年来,我国氮肥行业获得长足发展,无论企业规模还是技术水平,都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,氮肥、甲醇的生产、消费和对外贸易量均达到世界第一。在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带来的巨大机遇下,一些大型氮肥企业都开始尝试“走出去”,然而,成功的案例很少,多数企业都处于前期的调研阶段。

  目前,氮肥行业只有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国有科研基地;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印度有贸易公司。

  我认为,我国氮肥企业之所以“走出去”受阻,主要基于四方面原因。

  首先是缺乏资金支持。海外并购、投资及工程项目往往涉及资金数额较大,企业面临融资难和高债务的风险,尤其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这个压力更大。国内企业海外投资方面的融资渠道受限,钱从哪里来是个大问题。

  其次是海外信息获取难度大。无论是海外并购、海外工程项目还是海外投资等,在获取信息方面均难度较大。一方面,国内企业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化工、化肥方面的产业和投资政策等信息获取难度大,信息准确度不高,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决策;另一方面,工程项目信息来源可靠程度低,前期项目考察成本较大,项目中介水平良莠不齐。

  再次是缺乏国际化专业人才。海外并购在法律领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,如何规避货币风险、降低法律风险都需要法律方面的专业人才。工程项目方面,化肥行业是传统行业,专业技术领域的国际化人才短缺,而企业又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一支忠于企业、专业能力过硬、富有创新活力的队伍。人才的短缺极大限制了化肥企业“走出去”的步伐。

  此外,化肥企业在国际化运作方面经验不足也是重要原因。我国化肥企业“走出去”的步伐刚迈出,各方面经验尚不丰富。例如化肥产品贸易一直局限于传统市场,缺乏新兴市场的开拓经验;并购方面由于经验不足,存在标的选择不全面、尽职调查不充分、成本收益及风险管控缺乏预案等问题,尤其在推进重大并购时还要面对所在国的安全、垄断等审查。

  对此,我认为氮肥行业要借“一带一路”机遇“走出去”,尚需相关部门在以下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。

  一是协会等专业组织提供对外投资并购的战略方向、优质标、工程投资等方面信息;政府相关部门协助“走出去”企业了解当地政策、产业现状,提示并购及后续运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;国家专业部门指导“走出去”企业制定成本收益、风险管控预案等。此外,还可以利用“化肥企业联盟”,企业间通过抱团出海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和利益共赢,提升化肥企业“走出去”的质量和水平,以及化肥企业跨国经营的水平。

  二是国家设立专门针对石化行业的境外投资项目基金。目前的很多境外基金都是针对基建项目,希望国家能设立专门针对石化行业的境外投资、工程、并购基金,委托专业机构管理,对境外并购、投资的国内企业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。并协助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融资方案,加大融资支持力度,营造一个好的投资氛围,鼓励更多有条件的企业加入到“走出去”的行列中。

  三是对海外投资提供税收优惠。政府可以为跨国经营的企业制定专项税收减免政策,如允许企业利用海外已上缴的纳税金来冲抵国内所得税,加大对企业境外收入所得的倾斜力度,通过亏损退税、关税优惠等方式降低企业的海外税收。

  四是引导金融、法律、化工等专业的国际化专业人才,进入初期推进国际化的企业。


最近更新


SEIN动态




关于LIMS
法律公告     隐私保护     联系我们     招聘贤才     电话: 400-690-9915      沪ICP备08101427号-1
Copyright © 2008-2017, SEIN INFO TECH(Shang hai) Co.,LTD.上海赛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